鑄就忠誠品質 助力國防建設

發布者:系統管理員發布時間:2017-08-11浏覽次數:261

       在2017年8月3日中國教育報第三版《新聞·專題》加強國防教育和學生軍訓工作專家筆談欄目中,校黨委書記趙國剛介紹了我校國防教育工作的經驗做法和成效。
       現轉引原文如下:
                                                                                                 鑄就忠誠品質 助力國防建設
                                                                                              哈爾濱理工大學黨委書記 趙國剛

       哈爾濱理工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以機電為特色的理工科大學,也是黑龍江省和國防科工局共建院校。自1985年開展學生軍訓以來,特别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校堅持立德樹人,主動擔當為國防建設作貢獻的責任和使命,高度重視學生軍事訓練,把軍訓納入學校人才培養方案,投入專項經費,配備專職教師。依托軍訓開展大學生忠誠教育,培育大學生忠誠品質,對黨、國家、民族和人民忠誠。經過多年努力,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六個三”軍訓工作體系:
       站在三個高度,提高認識。始終站在貫徹落實《國防法》《兵役法》和《國防教育法》的法律高度,确保國家長治久安實現中國夢的政治高度,為國家和國防建設培養忠誠人才的戰略高度,加強國防教育,培育紅色人才。
       健全三級組織,加強領導。學校國防教育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和協調,軍訓工作機構和其他各學院組織實施;學生社團組織協助開展軍訓并舉辦小型多樣的國防教育活動。
       建設三支隊伍,壯大力量。專職教師隊伍:專職軍事教師1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兼職教師隊伍:從部隊聘請兼職教授4人、學生工作幹部和輔導員130餘人、退役軍人50人;學生幹部隊伍:學生黨團組織、學生會及學生社團組織中的學生骨幹。
       暢通三條渠道,全面實施。軍事理論36學時、2學分,開設多門軍事選修課。軍事技能2—3周、2學分。積極開展國防教育活動:每年10月為國防教育月,舉辦講座、競賽、軍事技能比拼等系列活動;國防體育列入校運會正式比賽項目;舉辦軍事夏令營;組織學生到部隊進行軍事實踐,與士兵同吃住、同勞動、同學習、同訓練;成立大學生國旗護衛隊,每周一舉行升旗儀式。
       搭建三個平台,廣泛合作。與地方院校交流合作,相互促進、共同提高;與軍事院校交流合作,開展教師培訓和學術交流,提升教育教學水平;與部隊交流合作,了解國防知識,學習軍隊優良傳統和作風,拓展教育渠道。
       實施三項考核,形成閉環。軍訓課程考核,通過理論教學和技能訓練考核分别确定軍訓成績;實踐活動考核,評選國防教育先進集體和個人;綜合表現考核,了解學生在校期間綜合表現和畢業後在崗位表現。
       科學的工作體系,保證軍訓工作全面順利進行并取得顯著成效,實現了“一二三四”的教育目的:一種精神——愛國主義精神,兩種觀念——組織紀律觀念和人生價值觀念,三種意識——國防意識、國家安全意識和責任使命意識,四種素質——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基本軍事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學生忠誠品質有明顯體現:在校期間文明、守紀、向上,踴躍報名應征入伍,多人攜筆從戎;一批批學生畢業時主動到基層就業、到部隊就業;畢業生在工作崗位表現突出,多人成為骨幹,得到用人單位一緻好評,地方單位評價“穩得住、撐得起、幹得好”,軍隊單位評價“忠誠、管用、好用”。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