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丨BETVLCTOR伟德唯一官网挖掘和運用黑龍江省紅色資源,推進黨史學習教育

發布者:陶澤鯉發布時間:2022-07-27浏覽次數:517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黑龍江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用好黑龍江省紅色資源,推進黨史學習教育,進一步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上好與現實相結合的“大思政課”,BETVLCTOR伟德唯一官网研究生會組建黨史宣講團于202271日至7日赴大慶開展了以“喜迎黨的二十大·紅色大慶行”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為期7天的行程中,實踐團行程400多公裡,赴大慶市、肇源縣和肇州縣14處紅色地标開展研學實踐,開展黨史宣講10場,錄制黨史微視頻6個,接受地方新媒體采訪與報導1次,撰寫調研報告3萬字以上,撰寫心得體會10篇,發布實踐紀實12篇,制作實踐成果集1部。實踐團以“學”、“講”、“研”形式紮實推進實踐,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具體表現為以下方面。第一,深入大慶紅色基地,依托當地博物館、紀念館進行黨史研學,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東北抗聯精神等龍江優秀精神;第二,黨史宣講進基層,将黑龍江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大慶精神和長征精神等送到百姓家門口;第三,赴肇源縣前土村大隊、肇源縣二站鎮新發村紅色文化教育培訓基地及新發村黨群服務中心等實地調研,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序篇:線上動員大會,奏響出征号角


629日上午10點,BETVLCTOR伟德唯一官网“三下鄉”社會實踐團舉行了“喜迎黨的二十大•紅色大慶行”社會實踐線上專題培訓會,學院黨委副書記陳迪男,實踐團指導教師張麗紅、賀豔彬以及全體實踐團成員參加會議。陳迪男副書記發表講話,指導教師張麗紅、賀豔彬對大家進行了安全培訓。


線上培訓會


71日上午9點,實踐團成員在理工正門集合,整裝待發,以昂揚的姿态,飽滿的熱情投身此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努力在實踐課堂的賽道上跑出最好成績。時值中國共産黨建黨101周年,實踐團成員在出征前唱響紅歌,祝福我們偉大的黨生日快樂。實踐團踏上紅色實踐征程,踏尋先輩足迹,弘揚龍江優秀精神。


實踐團成員在理工正門集結出發



黨史研學篇:打卡大慶紅色地标,深化黨史學習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鬥曆程的見證,是最寶貴的精神财富。為充分挖掘和運用黑龍江省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赓續共産黨人精神血脈,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BETVLCTOR伟德唯一官网2022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依托大慶市及周邊市縣豐富的紅色資源,繪制“紅色地圖”,追尋紅色足迹,開展系列實踐研學活動,引導學生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在學思踐悟中凝聚奮進力量。


(一)學習鐵人故事,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


大慶油田的卓越貢獻已經镌刻在偉大祖國的曆史豐碑上,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團走進大慶油田中四采油隊、大慶石油館、鐵人王進喜紀念館,深入學習大慶精神、鐵人精神。

在中四采油隊“三老四嚴”傳統教育室,認真傾聽了中四采油隊湧現出辛玉和放大鏡檢查鋼絲、楊得福血染鎬把等許多感人故事,深刻領悟“三老四嚴”的精神實質。在大慶石油館深入了解當年石油大會戰,鐵人王進喜帶領老一輩石油工人鬥酷暑、戰嚴寒,頭頂青天、腳踏荒原,一心為祖國獻石油的創業故事,回望中國最大的石油生産基地的發展之路。走進鐵人王進喜紀念館,瞻仰王進喜雕像,深切緬懷鐵人崇高風範,學鐵人鑄鐵魂。大慶精神既是曆史的,更是時代的,站在新的曆史起點,廣大青年要繼續弘揚偉大紅色精神,在接力奮鬥、建功立業中讓大慶精神綻放新時代光芒。


 三老四嚴”傳統教育室聆聽講解                 大慶石油館參觀學習

 實踐團成員走進會戰原景體驗區              實踐團瞻仰王進喜雕像


(二)反腐倡廉警示教育,錘煉黨性修養


71日下午,實踐團成員來到大慶油田電力集團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實踐研學。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實踐團成員們認真學習展廳内的反腐倡廉警示内容,觀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真實鮮活的案例,生動形象的講解給前來接受教育的實踐團成員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和心靈震撼,提高了大家對黨員先進性的認識,增強了遵守黨員紀律的自覺性。參觀結束後,大家在神聖的黨旗下重溫入黨誓詞,铮铮誓言響徹場館,既是對建黨101周年的深情禮贊,也表達了全體黨員傳承紅色基因、時刻不忘初心和永遠奮鬥前行的決心。

 實踐團接受警示教育


(三)開展國防教育,凝聚愛國力量


72日上午,實踐團來到大慶市科學技術館進行實踐研學。實踐團成員重點參觀了科技館一層的國防與科技展區,詳細了解神舟号從發射準備、升空、運行到回收的全過程,對展廳内矗立着的我國著名系列衛星和系列火箭模型,航空母艦、潛水艇、戰鬥機、坦克等新式國防武器裝備模型進行零距離參觀。大家對軍事知識和航空航天知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深切的感受到我國國防事業的飛速發展與壯大,接受了一次生動的國防科普教育,喚起了每一個人的愛國情懷。實踐團成員勵志用實際行動傳承科學精神、創新精神,掌握更多實用技能,努力成為對國家有用、為國家所需的人才。

國防與科技展區                科學技術體驗


(四)民族團結一家親,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為深化民族團結教育,實踐團于73日上午來到了素有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在杜爾伯特博物館開展實踐研學。通過參觀學習,成員們看到了杜爾伯特的滄桑巨變,更感受到讓這片草原大地長久呈現出日新月異、生機盎然景象的動因。杜爾伯特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确道路。各族群衆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形成了手足相親、守望相助、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良好局面,“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已成為杜爾伯特的真實寫照。通過實踐研學,成員們充分了解到杜爾伯特蒙古族特色的曆史和文化,感受到了黨和國家對少數民族經濟文化發展的高度重視和殷殷關切,也上了一堂生動的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課。

 杜爾伯特博物館開展參觀學習


(五)重溫戰洪事迹,弘揚抗洪精神


73日下午,實踐團赴巴彥查幹鄉九八抗洪紀念館開展研學實踐。通過聆聽講述和觀看視頻資料、圖文記載、曆史文物、模拟情景等形式,全面了解嫩江遭遇九八特大洪水侵襲的場景,巴彥查幹鄉作為抗洪第一線保衛家園的過程。通過學習杜爾伯特人民的抗洪鬥争史和勇戰洪魔的事迹,更加深刻地理解“萬衆一心、衆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于勝利”偉大抗洪精神。洪水已逝,長堤猶存。成員們表示将做偉大抗洪精神的傳承者和發揚者,不斷激發幹事創業、努力奮鬥的激情,不愧于時代賦予的使命與擔當,做新時代有為青年。

      巴彥查幹鄉九八抗洪紀念館研學實踐


(六)踏尋英雄足迹,弘揚東北抗聯精神


繼承和發揚革命精神,激發青年學生愛黨愛國熱情,實踐團将紅色文化傳承納入實踐主題,于74日上午赴大慶市肇源縣二站鎮新發村紅色文化教育培訓基地,接受紅色文化的洗禮,開展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實踐團來到敖木台紅色精神展廳進行參觀學習,深入了解黨史、地方史。在新發村基層黨小組組長張春雷的帶領下,回顧了東北抗聯救亡圖存、艱苦抗戰的光輝曆史,充分了解到抗聯十二支隊英勇戰鬥的紅色故事。在張春雷聲情并茂的講解下,大家對“激戰敖木台”、“夜襲肇源城”等重要戰役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被抗聯英烈的事迹所感動,被革命先輩的崇高風範感染。

 實踐團在敖木台紅色精神展廳進行參觀學習


實踐團成員們滿懷敬意來到了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第十二支隊敖木台戰鬥戰迹地,探尋紅色足迹,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飽含深情地在紀念碑前向烈士緻敬,緬懷革命英烈,表達對先烈崇高精神的敬佩與懷念。最後,面對鮮紅的黨旗,全體黨員肅然起敬,舉起右手、握緊拳頭,重溫入黨誓詞。

實踐團重溫入黨誓詞


此次研學實踐得到肇源新聞媒體的報導,實踐團指導教師張麗紅和實踐團成員柳思為接受肇源縣電視台的采訪。

實踐團指導教師與學生接受媒體采訪



黨史宣講篇:黨史宣講走基層、進農村,師生百姓共進“紅色課堂”


BETVLCTOR伟德唯一官网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在研學過程中“用心學”、“用心記”,同時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組建學生黨史宣講團,開展黨史“用心講”,讓黨史宣講煥發青春力量。一方面,在實踐過程中開展黨史宣講10場,錄制黨史微視頻6個,創新黨史學習與宣傳方式,傳播龍江紅色故事;另一方面,實踐團走進社區、走進鄉村開展宣講,把黨史故事、黨的創新理論送到基層,送到百姓家門口,送到群衆心裡。

 實踐團成員柳思為開展《激戰敖木台》黨史宣講


75日、6日,實踐團分别在肇源縣城北社區、前土村圍繞“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黑龍江省委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和“長征精神”等主題進行宣講。

在肇源縣城北社區,實踐團成員張博以“五個一”為主要内容,即:一張成績單、一個動員令、一本規劃書、一幅路線圖、一張責任狀,從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的重大意義、過去五年取得的成效、未來五年龍江振興發展總體要求等方面,對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進行了解讀宣講。宣講思路清晰、語言生動,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依據,講出了“龍江事”、講出了“真心話”。

 張博進行“黑龍江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主題宣講


實踐團成員張巧玉以“大慶精神:在傳承中恒存”為主題開展宣講。她以珍貴的曆史圖片、音頻視頻資料為載體激情講述了那段艱苦卓絕、波瀾壯闊的石油大會戰曆史,回顧大慶石油事業發展的動人故事,闡釋了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形成、發展過程、豐富内涵和時代價值。

    張巧玉進行“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主題宣講


在前土村,實踐團成員遲蘭甯進行“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主題宣講,着重圍繞黨的曆史上的第三次“曆史決議”,以“1234510”數說百年黨史的形式回顧中國共産黨的百年征程。具體從“一個曆史定位”、“兩個确立”、“三次理論飛躍”、“四個曆史時期和偉大成就”、“五大曆史意義”、“十條寶貴經驗”和“黨的二十大繼往開來踏上新的趕考路”幾方面深刻講述了中國共産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系統闡釋了中國共産黨過去為什麼能夠取得成功,未來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宣講激勵人心,催人奮進,給人帶來思想觸動與收獲,讓群衆真正感受到中國共産黨是誰,為了誰。在交流互動中,村民、師生紛紛表示,永遠跟黨走,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遲蘭甯進行“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主題宣講


實踐團成員李海媛,以“長征精神永放光芒”為主題開展黨史宣講。宣講回顧了長征曆程,闡釋了長征精神的内涵,強調了長征精神仍然是新時代奮鬥的指路明燈,激勵和鼓舞新時代青年發憤圖強、奮發有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新的長征路上續寫新的篇章,創造新的輝煌。

 李海媛進行“長征精神”主題宣講


在宣講過程中,李海媛邀請了台下的小朋友領讀毛澤東的七言律詩《七律·長征》,村民們也不由自主地誦讀起來。現場氣氛熱烈而親切,宣講内容真正地走進了聽衆們的心田,取得了良好效果。

 現場小朋友領讀《七律·長征》


黨史宣講過程中,實踐團組織開展黨史知識競答,村幹部、老百姓積極參與,大家走進“紅色課堂”共學黨史。

實踐團組織開展黨史知識競答                      觀衆競答黨史知識


實踐團将紅歌作為黨史學習的生動教材,選取了《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我和我的祖國》、《歌唱祖國》以及《國家》等歌曲,以實踐團成員演唱和村民代表合唱以及全體大合唱等形式,用經典紅歌表達對祖國、對黨的深情祝福,在歌聲中感受黨的峥嵘歲月,在合唱中凝聚建功時代的磅礴力量。

 村民代表領唱紅歌                合唱《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


實踐調研篇:深入基層開展調研,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此次“三下鄉”,實踐團既注重黨史宣講“送入”鄉村,同時不斷增強問題意識,注重參觀調研,把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成果“帶回”學校。實踐團赴肇源縣二站鎮新發村黨群服務中心、前土村黨群服務中心以及深入村民家中開展實地調研。在訪談交流中提意見、找問題,力争從基層帶回群衆的意見,找準農村建設的短闆,為鄉村振興找準方向。


(一)紅色文化賦能鄉村振興專題調研


74日,實踐團走進新發村黨群服務中心開展專題調研,進一步了解黨建引領下,新發村黨群服務中心工作的開展情況和特色亮點,感受到了鄉鎮各項事業在黨建引領下的快速發展和喜人業績。全村上下着眼抗聯紅色文化這一資源禀賦,突出“強村富民”這一根本,在整合資源、謀劃項目上多點發力,依托“紅色美麗村莊項目”,用足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第十二支隊敖木台戰役紅色資源,建設紅色村莊,打造“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品牌,突出黨建引領,奮力鄉村振興。

 實踐團在新發村黨群服務中心開展調研


76日,實踐團來到前土村大隊參觀調研。為了提升村委會服務質量,前土村集中整合辦公部門,成立辦事大廳,推行“一站式”為民服務,實現村民辦事少跑腿兒。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前土村重視精神文化的引領作用,努力建設文明鄉村。實踐團參觀了村裡的農家書屋。農家書屋的設立進一步豐富了村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文化素質,打通了全民閱讀的“最後一公裡”,為鄉村振興凝聚精神力量。

實踐團參觀前土村大隊政策宣傳展闆           實踐團參觀農家書屋


實踐團深入前土村村民家裡進行走訪調研。村民熱情地講述近十年村裡的變化。當前,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脫貧群衆收入持續增長,振興發展能力持續提高。在農業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方面也取得長足進步,村裡約90%農戶實現耕種收綜合機械化;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村裡大力推進生活垃圾治理和廁所糞污治理等,“美麗鄉村”成為一種共識,村容村貌不斷在改進。實踐團深切感受到老百姓渴盼了解我們黨的理論與政策的熱切需求,切實看到了脫貧攻堅的勝利成果,了解到推進全面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存在的短闆,深刻認識到解決“三農”的極端重要作用。

 實踐團在前土村村民家裡座談交流 村民講述新時代農村變化


(二)新時代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路徑專題調研


實踐團成員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對新時代弘揚大慶精神的路徑展開調研。設計開展了《關于“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普及度》的問卷調查,了解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普及現狀、存在的問題,嘗試分析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弘揚路徑、傳承的意義和價值。

此次調研問卷取得顯著成果,明晰在傳承和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收集了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建議,為相關理論研究奠定了基礎。

 實踐團在城北社區開展調研          實踐團在城北社區座談交流

 線上問卷調查



後記:總結交流,砥砺前行


返程後實踐團召開了線上總結會議,對本次實踐進行了深刻的交流讨論。

 線上總結會議


實踐團成員一緻表示,本次實踐激發了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使命擔當,在黨史、黨的理論學習與傳播中堅定了理想信念,增強了“四個自信”,補足了精神之“鈣”,積攢了前進的底氣,勵志在新時代的舞台上服務社會、建功立業,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進程中争做優秀青年,為新時代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貢獻智慧和力量,用青年奮鬥向黨的二十大獻禮。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