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在與現實相結合的“大思政課”中“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引領學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BETVLCTOR伟德唯一官网積極響應學校号召,按照學校團委組織開展全國大學生志願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相關要求,認真組織動員,大力搭建社會實踐平台,鼓勵學生結合專業優勢,通過參與社會實踐鍛煉本領、增長才幹,共組建三支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分别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黑龍江省七台河市、江蘇省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一、BETVLCTOR伟德唯一官网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發展成就觀察團
BETVLCTOR伟德唯一官网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發展成就觀察團在思政課教師張麗紅、張海桐兩位指導老師的帶領下,走進牡丹江市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共有12名隊員,涵蓋兩個年級,思想政治教育專業9名,哲學專業3名,緊緊圍繞“丹江紅·生态美·鄉村興”的主題開展紅色研學、理論宣講、鄉村調研系列活動。
活動内容:實踐團來到牡丹江這片紅色熱土,先後到八女投江紀念館、八女烈士群雕、楊子榮烈士陵園、馬駿紀念館、張聞天工作室舊址紀念館、中共六大曆史資料館、嘎麗娅紀念館參觀研學,分别在東安區黨群服務中心、海林市黨校、東關社區開展三場理論宣講活動,圍繞基層社區治理、基層黨組織建設深入社區參觀調研,與海林籍準大學生、返鄉大學生進行深入交流,赴海林市橫道河子鎮七裡地村與甯安市渤海鎮小朱家村進行學習調研,深入村民訪談交流,在實地走訪中了解七裡地村、小朱家村的發展史、奮鬥史,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深入人民群衆、深入基層、服務社會。
活動效果:實踐團在牡丹江追尋紅色足迹的實踐研學中,感受黨的光輝偉力,在鄉村調研中感受到鄉村建設的豐碩成果,特别是看到了七裡地村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不斷在紅色基因和綠色生态相互關聯中推進鄉村振興發展道路,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紅色村”“生态村”“特色村”“富裕村”的典型代表。通過實踐團的觀察和調研對牡丹江這座城市有了更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其豐富的紅色文化底蘊和鄉村振興的成功舉措,讓實踐團成員都收獲滿滿,印象深刻。此次實踐活動共發布6篇紀實報道,一篇被黑龍江省學聯轉載報道,完成了一份1.3萬字的調研報告,撰寫了12篇實踐心得。
實踐團成員參觀八女投江紀念館
實踐團成員參觀楊子榮紀念館
實踐團成員參觀馬駿紀念館
實踐團成員參觀張聞天工作室舊址紀念館
實踐團全體黨員在中共六大曆史資料館重溫入黨誓詞
實踐團成員參觀嘎麗娅紀念館
實踐團成員董佳欣開展東北抗聯精神宣講
實踐團成員王雪瑩進行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
實踐團成員孫殊進行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講
實踐團與七裡地村村民進行訪談交流
實踐團成員參觀小朱家村鄉村振興館
實踐團成員與小朱家村村民交談
實踐團成員在七裡地村合影
實踐團成員在小朱家村合影
實踐團共有6名研究生,2名本科生,涵蓋思想政治教育、法學2個專業,在黨委副書記陳迪男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研部主任孫英浩教授的帶隊指導下,前往南京、常州、蘇州、嘉興、上海等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感受百年大黨的絕代風華。
活動内容:實踐團成員通過參觀南京條約史料陳列館、雨花台烈士陵園、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紀念館、張太雷紀念館、嘉興南湖紅船、中共一大會址等紅色打卡地進行參觀實踐,并在南京條約史料陳列館開展研學宣講,深刻感受到紅色文化的力量,增強了學生愛黨愛國的情懷,更加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心與決心。為了感受鄉村振興的發展與變化,實踐團成員來到了位于蘇州的震澤古鎮開展參觀調研,對震澤古鎮的文化曆史底蘊、鄉村發展戰略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先後參觀了震澤古鎮、太湖雪蠶桑文化園、衆安橋村、謝家路村等地,感受從桑到蠶、從蠶到絲、從絲到人源遠流長的蠶桑文化曆史。更看到了在鄉村戰略中,震澤古鎮緊跟國家的發展戰略,以産業帶動鄉村的發展,用文旅文化吸引更多的遊客促進鄉村建設,在鄉村振興上所取得的豐碩成果和典型經驗,值得借鑒和推廣。同時,實踐團在實踐中,先後走訪南京開關廠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水聲技術有限公司、常州海圖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島鼎信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國佳雲為(江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五家企業開展訪企拓崗專項活動,讓實踐團成員們開闊了眼界,明确了未來的發展方向,提前為職業發展做好規劃。
活動效果:實踐團成員從黨的曆史中,汲取到了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并對江蘇人才引進相關政策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對企業需求也有了更清晰的認識。通過在震澤古鎮的調研走訪,看到了震澤古鎮在興村振興發展戰略發展上走在了全國的前列,為北方鄉村進一步挖掘自身優勢,持續深入推進鄉村振興、産業發展和鄉風文明建設提供新思路。實踐團共發新聞稿5篇,完成1.3萬字的調研報告,撰寫實踐心得8篇。
實踐團成員們在南京條約史料陳列館合影
實踐團在雨花台烈士陵園群雕前留影
實踐團成員們在新四軍江南指揮部功勳戰鬥機前留影
實踐團成員在張太雷紀念館聆聽講解
實踐團成員們在紅船前合影
實踐團成員們在一大會址前合影
實踐團與南京開關廠股份有限公司座談會現場
實踐團成員參觀南京開關廠股份有限公司車間
實踐團與江蘇水聲技術有限公司座談會現場
實踐團與常州海圖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座談會現場
實踐團與青島鼎信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座談會現場
國佳雲為(江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實踐團成員參觀蠶寶寶
實踐團成員感受蠶絲制品
實踐團成員與衆安橋村領導班子探讨交流
實踐團與震澤鎮政府工作人員合影
三、BETVLCTOR伟德唯一官网赴黑龍江省七台河市鄉村振興促進團
七台河實踐團在綱要教研部葛陽陽老師和輔導員孫啟瑞老師的帶領下,赴七台河開展實踐活動。實踐團共12名成員,指導教師2人,碩士研究生10人,均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其中黨員10名,4名男生,9名女生,赴七台河市新興區長興鄉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活動内容:在長興鄉黨委書記周秀成的帶領下,實踐團成員參觀了當地的農業特色産業車間、蚯蚓養殖基地、黑豬養殖場,并針對産業轉型進行了交流探讨;利用自身專業優勢,圍繞“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過去十年偉大變革”等開展基層理論宣講,與馬鞍村、羅泉村村支書、村幹部進行交流座談;走進七台河市區,感受七台河市特有的冠軍文化、抗聯文化,感受長興鄉特有的肅慎文化,并針對城市文化建設與鄉村文化建設的融合路徑提出了相應建議。
活動效果:通過走訪鄉委、村黨支部,傾聽鄉村振興成果與鄉村文化建設彙報,實踐團成員們紛紛表示有強烈投身鄉村基層服務的願望,增強了實踐團成員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在實踐研學中讓成員們對肅慎文化有了更深入了解,更看到了長興鄉依托肅慎文化開展鄉村文化建設取得的成果,看到了鄉村文化建設對鄉村振興及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意義。通過此次實踐研學,實踐團共發布7篇紀實報道,在新華網、中國青年網均報道了實踐紀實,在實踐活動結束後完成了一份1.7萬字實踐調研報告,撰寫了一篇論文和10篇研學心得。
實踐團成員在七台河市博物館内合影
實踐團成員參觀長興鄉肅慎抗聯冠軍文化館
實踐團在羅泉烈士陵園瞻仰烈士墓碑
實踐團成員在短道速滑冠軍館門口合影留念
實踐團成員孟雨佳進行宣講
實踐團成員代慧穎進行宣講
實踐團成員在馬鞍村村委會門口合影
實踐團成員在羅泉村村委會門口合影
馬鞍村村“兩委”幹部發言
羅泉村村“兩委”幹部發言
講座現場
實踐團參觀長興鄉肅慎族系北鬥七星遺址群陳列館
實踐團參觀馬鞍東、馬鞍南遺址
實踐團參觀祭天台遺址
本次BETVLCTOR伟德唯一官网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學院的大力支持下,在各位教師的悉心指導下,同學們收獲頗豐。這是一次是凝聚青春力量、彰顯青年時代責任的重要體現,三支實踐團以各地的紅色資源為依托,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牢記囑托,主動作為,擔當奉獻,将青春融入祖國,用腳步丈量大地。作為新時代的馬院學子,要牢記使命,砥砺前行,在實踐中感悟真知,在笃行中體悟思想,不斷增強服務基層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持懷抱真理、練好本領,将個人前途融入國家和民族的發展中,把愛國熱情轉化為立足崗位、刻苦學習、奮發工作的實際行動,積極投身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生動實踐。